父母最大的远见,就是不要儿女“大器早成”
你的位置:鼎点注册 > 最新动态 > 父母最大的远见,就是不要儿女“大器早成”
父母最大的远见,就是不要儿女“大器早成”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11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:“出名要趁早,来得太晚,快乐也不那么痛快。”

确实,张爱玲自己成名是很早的,读书时期,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,得第一名。二十多岁就是文坛里的高人。

在爱情上,她不管不顾地爱上了已婚的胡兰成,导致胡兰成离婚,然后娶她。

再往后,她弄丢了婚姻,晚年也是凄苦的。

言归正传,很多家庭,父母都期待孩子大器早成,并没有准备让孩子大器晚成。

什么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否则就觉得孩子没有未来,家庭要崩塌了。

父母能例举出很多大器晚成的人,如姜子牙,百里奚,刘备等,但仍旧不期望自己的孩子也如此。

诗曰:“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”

纵观人的一生,就会发现,不要儿女大器早成,是父母最大的远见。

图片

01

年龄赶不上才华,终将一场空。

历史上,有“初唐四杰”: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。

似乎他们都是神童,但是他们都活得不太久,最遗憾的,应该是王勃。一篇《滕王阁序》,让他被后人永远牢记。

王勃在六岁,就能写诗,十六岁就做官——朝散郎,并成为了沛王的老师。

沛王喜欢斗鸡,有少年应有的调皮捣蛋。于是,安排王勃写了《檄英王鸡文》。

王勃的文章确实精彩,不仅被王公大臣喜欢,还落到了皇帝的手里。从政治的角度看,皇帝的几个儿子争斗不休,这是天下大忌。因而,王勃被赶出长安。

带着继续求功名的心态,王勃投笔从戎,做了虢州参军,却因为善心,收留了一位获罪的官奴,再因为害怕事情败露,谋害的官奴。一不留神,王勃也变成了罪人,还连累父亲被贬。

作为父亲的王福畴,有没有想过,王勃到底输在哪里?

首先,王勃不知道官场规则,也不懂什么政治,因此暴露了“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”的缺陷。还如孩子一样天真,带着贪玩的心思,去写什么斗鸡之类的文章。

然后,对于官奴的处理,未必太急躁了,没有采用任何的补救措施,而是在战战兢兢之中,做出冲动的决定。这是心智不成熟的体现。

最后,人生的目标是模糊的,到底当公务员,还是去当兵,还是从事文字工作?

有一位伟人如此评价王勃:“所以他的为文,光昌流丽之外,还有牢愁满腹一方。”

从王勃身上,体现了三个词语:“天真、急躁、自以为是。”任何一个词语,都是悲剧的征兆。

当父母逼着子女早成大器的时候,就会出现“一头蜡烛两头烧”的内耗。一头是父母在逼迫,一头是孩子因为到处出风头,洋洋得意。

智慧很多,心智幼稚,这是很矛盾的。就像大棚蔬菜,长势喜人,但是拿出大棚,立马就蔫了。

图片

02

教育是有秩序的,千万别搞乱了。

人要成熟,是要经历风雨的。而孩子在少年时,处处被父母罩着,看过风雨,但是淋雨不多。

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孩子,十几岁就很成熟,他们往往是家境特别不好,小时候就被生活所迫。

不管怎样,好的人生,一定是“锲而不舍,水滴石穿”。

作家龙应台在《孩子,你慢慢来》中写道:“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五岁的手指。”

在生活中,龙应台也告诉儿子,不要急着成大人物,而是先把书读好。读书多了,以后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,不是被社会逼得走投无路。

她还坦言,儿子小时候,一家人也会玩泥巴,抓蚱蜢,外出旅游。

她告诉儿子,如何转身离开父母,去独自谋生,不要一直比成绩。

若干年过去了,她的儿子安德烈在英国某银行做高管,人不在顶峰,但是积极向上。

我们总是狐疑,为什么好孩子,都是别人家的孩子?

其实不是这样的,自己家的孩子,也好,只是进步很慢,以至于父母看不到。

如果有一天,你带着孩子去见某个多年不见的熟人,熟人一定会惊讶地发现——这孩子,长高了,懂事了。

《颜氏家训》有言:“上士忘名,中士立名,下士窃名。”

我们都希望儿女是人上人,却不知道,人上人是要时间去见证,还要大量的智慧。不仅仅是书本知识,更多是社会阅历。

不积累阅历,不形成自己的思维,什么都跟随父母的思维,那就是复制、黏贴,并没有原创。

为什么你看到儿女,那么没有用?因为你眼前的儿女,还是十几二十岁。等儿女到了五十岁,你再看,就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迹象了。

网上有句很中听的话:“与其鸡娃,不如鸡自己。”

父母成功,是儿女最大的榜样;儿女成功,是父母最大的期望,而不是当下的奢望。

根据不同的年龄,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,读书目标;成年后,在既定的年纪,做既定的事情——工作、成家、育儿,不浮夸,不懈怠,秩序井然,好日子水到渠成。

图片

03

没有任何一个人,看一些“成功学”之类的书,就成大器了,谁不是熬出来的?

父母们,你不要用自己熬了多年后的姿态,去比对还没真正踏入社会的儿女,这是不公平、不对等的。

父母们,隔壁家有亮亮,自己家有明明,不一样有出息,但是都值得点赞,各有千秋。

人生实苦,唯有自渡。父母已经自渡了,接下来,请允许你的儿女,也自渡。人的韧性有了,力量够了,终究要厚积薄发。

心理学家卫·埃尔凯特说:“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,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两样——根和翅膀。”

千万别给孩子安装了翅膀,却忘记了让孩子扎根,这一飞出去就永远不能落地,想来都可怕。

一辈子几十年,不长,但是扎根、吃苦、磨砺、思考的时间,总是有的。

人生呢,“不怕慢,就怕站;站一站,二里半”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国米拯救大祭司的两大希望 蓝黑伊涅斯塔发威
下一篇:一个人本事再大,失去了这几张底牌,人生就衰败了